服务热线
135-0983-1315
红外线隧道炉的加热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传热,通过电磁波直接加热物体,无需介质通报。其核心原理和过程如下:
1.红外辐射的发生
隧道炉内部安装有红外发烧元件(如石英管、碳化硅发烧体、金属电阻丝等),通电后发烧并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(通常为近红外或中红外波段,波长约0.76μm~1000μm)。
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,具有热效应,能够被大多数质料(尤其是有机物、涂料、塑料、食品等)直接吸收并转化为内能。
2.直接加热物体
红外线以光速流传,照射到物体外貌时,被物体分子吸收,引发分子振动或转动,从而在质料内部发生热量(即“内部门子加热”)。
与传统的对流或传导加热差异,红外加热无需通过空气或接触传热,因此能量损失小、效率高。
3.波长与质料的匹配
差异质料对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差异。例如:
水分子易吸收中远红外(3~10μm),适合食品烘干。
金属氧化物涂层吸收近红外(0.76~3μm),适合粉末固化。
通过选择匹配的红外波长,可优化加热效果。
4.隧道炉的结构设计
传送带系统:物料匀速通过炉膛,确保均匀受热。
温控分区:炉体分为多个温区,通过调治红外元件功率或波长,实现预热、加热、固化等差异工艺阶段。
反射装置:炉壁常笼罩高反射率质料,减少热能浪费。
5.优势特点
高效节能:热能直接作用于物体,升温快(可达传统加热的10倍速度)。
均匀性:辐射能穿透物体外貌,减少内外温差。
清洁环保:无燃烧废气,适合洁净车间。
精准控温:通过PID算法或红外传感器实时调治温度。
典型应用场景
工业领域:PCB板焊接、粉末涂料固化、玻璃退火。
食品加工:饼干烘焙、肉类烘干。
医药行业:药片干燥、包装灭菌。
通过合理设计红外波长和炉体结构,红外线隧道炉能实现高效、可控的加热过程。